宁德新闻网4月7日电 (陆芳芳)“清明期间,宁德动车站疫情防疫工作压力较大,急需志愿者,请有意愿参加的志愿者火速接龙。”4月2日上午,一条群消息闪动在“建行宁德分行志愿者之家”微信群里。
原来,建行志愿服务队在全市志愿服务群中了解到宁德动车站急需招募志愿服务者的消息,建行宁德分行便迅速发布志愿服务任务。
火速集结 中青齐上阵
“我报名”“算我一个”“我清明没回家,可以参加”……志愿者们迅速响应,立刻按照需求集结12名志愿者,组成“建行支援动车站志愿服务队”。这12名志愿者中,有11名共产党员,其中既有年过五旬的部门负责人,也有刚入行的青年员工。
志愿服务现场。
“我是做了一番思想搏斗的,毕竟动车站不比其他地方,人员复杂、流动性强,但我综合评估了下,目前中高风险地区管控严格,就地过清明的倡议深入人心,能上动车的肯定是绿码,风险应该还是可控的。”第一个报名的95后志愿者张艳如是说。
“怕就别去,去了就别怕。我相信志愿者的这份责任感,会帮助我们战胜这一点点微弱的担忧”。80后志愿者冯菁菁说道。
“谁说志愿服务是年轻人的专属,我们中年人也可以做贡献的嘛。”60后志愿者李仕明骄傲地说。
……
组队成功后,此次志愿服务的牵头人陆芳芳对12名志愿者进行了分工、分组,将其分为上、下午两个班次,分别负责核酸检测信息采集、人员疏导、数据录入等工作。为了帮助志愿者在最快时间内上岗,陆芳芳还找来了教学视频,进行了简单的防护知识、防护服穿脱、集采系统等岗前培训。
“大白”初体验
4月4日上午7点30分,志愿者们奔赴宁德市动车站,在动车站派出所的警勤联动中心集合,开始工前准备。
消毒、戴口罩、穿防护服、戴手套、戴护目镜,已经接受过培训的志愿者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变身”工作。看着熟悉的同事一个个秒变“大白”,领队陆芳芳情不自禁地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一刻,然后一笔一划、十分认真地在“大白们”的背上,依次写下“建行 某某某”几个大字。
登记旅客信息。
“真的很神奇,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所有的紧张和顾虑都被坚定和勇气代替了。”张艳称,好像穿上防护服,就真的变成能给人正能量的“大白”,跟电影里一样。
“这是我第一次穿防护服,很激动。”志愿者王汉雄说,自己的爱人是一名医护人员,穿上这一身,觉得更能体会医护人员的不易了。
“难怪看电视上护士脸上都是印痕,这个N95口罩真的很紧,让人觉得很安心。”第一次戴N95口罩的志愿者王慧超说道。
志愿者们穿戴整齐、安全后,转场动车站出站口,与现场工作人员进行简单的交接后,正式开始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 最美逆行
“**次列车即将到站,请工作人员做好准备!”广播站的报站信息就像一道无形的指令,志愿者们立即紧张起来。
“我第一次有等待人潮涌来的感觉,即希望人很多,又希望越少越好,很矛盾的感觉。”志愿者唐耀辉称,他们的任务就是在旅客到站后,做好旅客疏导,引导旅客提供采集核酸检测需要的身份证、手机号、检测码,并录入系统,同时对中高风险区域来的旅客做好信息采集、标识和录入等工作。
引导旅客现场。
“请排好队,保持一米间距,戴好口罩,出示健康码,到这边配合核酸检测。”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从70后志愿者蔡述辉的口中无缝输出。“我是一名退伍军人,听说有志愿服务,马上就来了。
“引导工作最大的难点在于安抚旅客情绪。”蔡述辉称,很多旅客都是昨天、甚至早上刚做的核酸,到了宁德站又要做核酸,有些旅客是有抵触情绪的。特别是中高风险区来的旅客,由于要做详细的信息调查,他们到站到出站可能要一个小时左右,心情是很烦躁、焦虑的。我们就是要用同理心跟他讲道理,让他知道虽然他已经做了核酸,但是旅途又接触了新的人和物,再做一次核酸,是对他本人负责、也是对宁德市民负责。就这样,蔡述辉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跟旅客解释配合核酸检测工作的重要性,耐心地引导旅客。
15时许,上午班次的志愿者结束了7个小时服务,前来接班的另外6名“大白”迎面走来。同事们见面分外热情,纷纷把自己的“独门秘籍”“工作要点”传授给“接班人”。就这样,下午班次的6名志愿者开启了7个小时的志愿服务。
“说简单非常简单,但是面对几百号性格各异、需求各不相同的旅客,要做好也不容易。”志愿者蔡咪说,负责引导秩序的同志,要不断地跟旅客解释为什么要再做核酸,让他们配合;负责信息采集的同志,要孰能生巧,帮助旅客又快、又准的采集信息,避免人员拥堵,引发不必要的风险;负责信息录入的同志,要在海量信息录入后,再认真核对每一个数字、每一处信息,保证100%正确也是不容易的。
“信息录入虽然简单,但是非常重要。”正在反复复核中高风险旅客信息的陆芳芳说道,万一真的发现阳性,我这个信息就是地图,他坐哪趟车、哪个位置、去过哪些地方,怎么联系到他,这些信息都在我手里,要是录入错了,就很麻烦。
志愿服务是个团队合作,身着“大白”帅气冲锋一线的工作需要有人做,信息录入这种简单的“中后台”工作也要有人做。陆芳芳称,我们这个建行服务队虽然不是专业的,但是大家都非常认真,尽全力做好自己的岗位工作,我为我们的团队感到骄傲。(完)